江苏多钱废钼回收价格查询
钼(Molybdenum),化学符号Mo,原子序数为42,是一种过渡金属元素,为人体及动植物的微量元素。钼单质为银白金属,硬而坚韧。人体各种组织都含钼,在人体内总量约为9mg,肝、肾中含量高。
1782年,瑞典的埃尔姆,用亚麻子油调过的木炭和钼酸混合物密闭灼烧,而得到钼。
1953年确知钼为人体及动植物的微量元素。
主要矿物是辉钼矿(MoS2)。
天然辉钼矿MoS2是一种软的黑矿物,外型和石墨相似。18世纪末以前,欧洲市场上两者都以“molybdenite”名称出售。1779年,舍勒指出石墨与molybdenite(辉钼矿)是两种不同的物质。他发现硝酸对石墨没有影响,而与辉钼矿反应,获得一种白垩状的白粉末,将它与碱溶液共同煮沸,结晶析出一种盐。他认为这种白粉末是一种金属氧化物,用木炭混合后强热,没有获得金属,但与硫共热后却得到原来的辉钼矿。
1782年,瑞典一家矿场主埃尔姆从辉钼矿中分离出金属钼,命名为molybdenum,元素符号定为Mo。汉语译成钼。它得到贝齐里乌斯等人的承认。
钼位于门捷列夫周期表第5周期、第VIB族,为一过渡金属元素,钼原子序数42,原子量95.95,原子中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64s23d104p64d55s1。由于价电子层轨道呈半充满状态,钼介于亲石元素(8电子离子构型)和亲铜元素(18电子离子构型)之间,表现典型过渡状态。戈尔德施密特在元素的地球化学分类里将它称亲铁元素。自然界里,钼有七个稳定的天然同位素,它们的核子数及其在天然混合物中所占比例如表所列。
同位数名称 92Mo 94Mo 95Mo 96Mo 97Mo 98Mo 100Mo ∑
各占比例(%)原子量 15.84 9.04 15.72 16.53 9.46 23.78 9.63 100
91.9063 93.9047 94.9058 95.9046 96.9058 97.9055 99.9076 95.95
另据文献记载,已发现第八种天然同位素的存在。此外,还发现钼有十一种人造放射性同位素,因资料数据不详,此不赘述。
钼为银白金属,钼原子半径为0.14nm,原子体积为235.5px/mol,配位数为8,晶体为Az型体心立方晶系,空间群为Oh9,至今还没发现它有异构转变。常温下钼的晶格参数在0.31467~0.31475nm之间,随杂质含量而变化。钼熔点很高,在自然界单质中名列第六,被称作难熔金属。钼的密度为10.23g/cm3,约为钨的一半(钨密度19.36g/cm3)。钼的热膨胀系数很低;钼的热传导率较高。钼电阻率较低:0℃时为5.17×10-10Ω·cm;800℃时为24.6×10-10Ω·cm;2400℃时为72×10-10Ω·cm。钼属顺磁体,钼的比热在25℃时为242.8J/(kg·K)。钼的硬度较大,摩氏硬度为5~5.5。钼在沸点的蒸发热为594kJ/mol;熔化热为27.6±2.9kJ/mol;在25℃时的升华热为659kJ/mol。
物质 碳(C) 钨(W) 铼(Re) 锇(Os) 钽(Ta) 钼(Mo)
熔点(℃) 3650~3697 3410 3180 3045 2996 2622
沸点(℃) 4827 5660 5627 5027±100 5425±100 5560
钼的原子半径、离子半径与钨、铼的很接近。
原子半径(nm) 4离子半径(nm) 6离子半径(nm)
钼 0.139 0.068 0.065
钨 0.14 0.068 0.065
铼 0.138 0.068 0.065
钼原子的电子排列体现了典型过渡元素的性质:次外层的五个4d轨道、外层的一个5s轨道上电子均呈半弃满状态。钼原子外层电子电离电位为:
外层电子(个) 1 2 3 4 5 6 7 8
电离电位(eV) 7.2 15.17 27 46.53 55.6 71.7 132.7 153.2
钼要丢掉七个或八个电子是困难的。这决定了钼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常温或在不太高的温度下,钼在空气或水里是稳定的。钼在空气中加热,颜开始由白()转暗灰;温升至520℃,钼开始被缓慢氧化,生成Mo2O3;温升至600℃以上,钼迅速被氧化成MoO3。钼在水蒸气中加热至700~800℃便开始生成MoO2,将它进一步加热,二氧化钼被继续氧化成三氧化钼。钼在纯氧中可自燃,生成三氧化钼。钼的氧化物已见于报道的很多,但不少是反应中间产物,而不是热力学稳定相态。的只有九种,其结构与转化温度如表。
氧化物 生成温度范围(℃) 结晶结构
MoO2 菱形
Mo4O11 单斜系
Mo4O11 615~800 正斜形
Mo17O47 560
Mo5O14 530
Mo8O23 650~780
Mo18O52 600~750 三斜系
Mo9O26 750~780 单斜系
MoO3 菱形
另外,在生成MoO2前还有三种中间产物Mo2O3,MoO和Mo3O,但都还未能制造出它们的纯产物。
钼的这一系列氧化物中,除高价态的MoO3为酸性外,其余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钼重要的氧化物是MoO3和MoO2。
MoO2分子量为127.94。纯MoO2呈暗灰、深褐粉末状。25℃时,MoO2的生成热为550kJ/mol,密度为6.34~6.47g/cm3。MoO2呈金红石单斜结晶构造,单位晶体(晶胞)由两个MoO2分子组成,晶格参数为a=0.5608nm,b=0.4842nm,c=0.5517nm,d=11.975nm。MoO2可溶于水,易溶于盐酸及硝酸,但不溶于氨水等碱液里。在空气、水蒸气或氧气中继续加热MoO2,它将被进一步氧化,直至生成MoO3。在真空中加热到1520~1720℃,固态MoO2部升华而不分解出氧,但大部分MoO2分解成MoO3气体和固态Mo。Jette.E.R(1935年)报道:MoO2在1980℃±50℃、0.1MPa(惰性气体)的条件下分解成钼和氧。MoO2是钼氧化的产物。
MoO3为淡绿或淡青的白粉末。分子量为143.94。25℃时,MoO3的生成热为668kJ/mol,密度为4.692g/cm3,熔点为795℃,沸点为1155℃.在低于熔点的温度已开始升华.在520~720℃时,升华呈气体的三氧化相为MoxO3x分子混合物,其中x=3~5,以x=3为主。MoO3微溶于水而生成钼酸。18℃,MoO3溶解度为1.066%,70℃时为2.05%。溶于水的三氧化钼与水按不同比例组成一系列同多酸,nMoO3·mH2O,其中n≥m。这一系列同多酸中比较重要的有:钼酸H2MoO4(n=m=1),仲钼酸H6Mo7O24,(n=7,m=3),四钼钼酸H2Mo4O13(n=4,m=1)。这些同多酸可看作两个或多个同种简单含氧酸分子缩水而成。比如7H2MoO4←→H6Mo7O24 4H2O。X分析发现,Mo7O24的结构由七个MoO6正八面体相连而成。MoO3易溶于氨水、碱金属碱液中,生成与同多酸对应的盐。MoO3在碱性介质(pH>10)中往往呈MoO4存在,而在酸性介质中,它往往以Mo7O24(pH≤6~8)或Mo8O24(pH=1.5~2.9)形式存在。作为钼的重要化工产品——工业钼酸铵,也正是这一系列同多酸的铵盐混合物。
室温下,钼能与F2反应。250℃钼开始与Cl2反应,700~800℃钼可与Cl2反应生成MoCl2。在白热温度下,钼能与Br2反应。钼与卤素反应产物可以是MoX6(如MoF6),亦可是MoO2X2(如MoO2Cl2)或者是MoOX4(如MoOCl4)或者是MoX。600℃以上,钼在N2中开始脆化。1500℃以上钼才开始与N2反应,2400℃以上钼与N2反应生成氮化物。但是,直至熔解(2622℃±10℃),钼都不能与H2反应。因而,工业上通常用H2还原MoO3以生产金属钼粉。反应过程可能是:450~500℃时,MoO3经H2还原,经生成Mo5O14、Mo17O47、Mo4O11等中间氧化态后生成MoO2;1000~1100℃时,H2进一步将MoO2还原成金属钼粉。钼在CO2中加热,可以被氧化为MoO3;而反应产物MoO3与CO又可反应,再度还原成Mo:Mo 3CO2←→MoO3 3CO。钼粉或氧化钼在CO或者CH4、H2混合物中共同加热可以生成碳化钼。600℃时生成物为Mo2C,它性脆、密度为8.9g/cm3,熔点为2380℃;而800℃时的生成物为MoC,它的密度为8.4g/cm3。
钼在常温下不与HF、HCI、稀HNO3、稀H2SO4及碱溶液反应。钼只溶于浓HNO3、王水或热而浓的H2SO4、煮沸的HCI中。
钼的生物属性也很重要,它不仅是植物也是动物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钼是植物体内固氮菌中钼黄素蛋白酶的主要成份之一;也是植物硝酸还原酶的主要成份之一;还能激发磷酸酶活性,促进作物内糖和淀粉的合成与输送;有利于作物早熟。钼是七种重要微量营养元素之一。钼还是动物体内肝、肠中黄嘌呤氧化酶、醛类氧化酶的基本成份之一,也是亚硫酸肝素氧化酶的基本成份。研究表明,钼还有明显防龋作用,钼对尿结石的形成有强烈抑制作用,人体缺钼易患肾结石。一个体重70kg的健康人,体内含钼9mg。对于人类,钼是第二、第三类过渡元素中已知唯一对人必不可少的元素,与同类过渡元素相比,钼的毒性低,甚至可认为基本。当然,过量的食入也会加速人体动脉壁中弹性物质——缩醛磷脂——氧化。所以,土壤含钼过高的地区,癌症发病率较低但痛风病、全身性动脉硬化的发病率较高。而食入含钼过量的饲草的动物,尤其长角动物易患胃病。
膳食及饮水中的钼化合物,易被吸收。经口摄入的可溶性钼酸铵约88%-93%可被吸收。膳食中的各种含硫化合物对钼的吸收有相当强的阻抑作用,硫化钼口服后只能吸收5%左右。钼酸盐被吸收后仍以钼酸根的形式与血液中的巨球蛋白结合,并与红细胞有松散的结合。血液中的钼大部分被肝、肾摄取。
在肝脏中的钼酸根一部分转化为含钼酶,其余部分与蝶呤结合形成含钼的辅基储存在肝脏中。身体主要以钼酸盐形式通过肾脏排泄钼,膳食钼摄入增多时肾脏排泄钼也随之增多。因此,人体主要是通过肾脏排泄而不是通过控制吸收来保持体内钼平衡。此外也有一定数量的钼随胆汁排泄。
钼作为3种钼金属酶的辅基而发挥其生理功能。钼酶催化一些底物的羟化反应。黄嘌呤氧化酶催化次黄嘌呤转化为黄嘌呤,然后转化成尿酸。醛氧化酶催化各种嘧啶、嘌呤、蝶啶及有关化合物的氧化和。亚硫酸盐氧化酶催化亚硫酸盐向硫酸盐的转化。有研究者还发现,在体外实验中,钼酸盐可保护肾上腺皮质激素受体,使之保留活性。据此推测,它在体内可能也有类似作用。有人推测,钼酸盐之所以能够影响糖皮质激素受体,是因为它与一种称为“调节素”的内源性化合物相似。
2000年中国营养学会根据国外资料,制订了中国居民膳食钼参考摄入量,适宜摄入量为60μg/d;高可耐受摄入量为350μg/d。
我国钼矿分布就大区来看,中南占全国钼储量的35.7%,居首位。其次是东北19.5%、西北14.9%、华东13.9%、华北12%,而西南仅占4%。就各省(区)来看,河南储量多,占全国钼矿总储量的29.9%,其次陕西占13.6%,吉林占13%。另外储量较多的省(区)还有:山东占6.7%、河北占6.6%、江西占4%、辽宁占3.7%、内蒙古占3.6%。以上8个省(区)合计储量占全国钼矿总保有储量的81.1%,其中前三位的河南、陕西、吉林三省就占56.5%。下表展示出了我国主要的钼矿床及其开发利用情况。
中国钼矿主要产地一览表
编号 矿床 位置 规模 品位(Mo%) 利用情况
1 五道岭钼矿 黑龙江省阿城区 中型 0.167 未采
2 大黑山钼矿 吉林省永吉县 大型 0.066 已采
3 杨家杖子钼矿 辽宁省葫芦岛市 大型 0.141 已采
4 兰家沟钼矿 辽宁省葫芦岛市 大型 0.141 已采
5 撒岱沟门钼矿 河北省丰宁县 大型 0.076 未采
6 野弧钼矿 河北省涞水县 中型 0.087 未采
7 大科庄钼矿 北京市延庆县 中型 0.1 未采
8 后峪钼矿 山西省繁峙县 中型 0.061 未采
9 尚家庄钼矿 山东省栖霞县 中型 0.053 未采
10 金堆城钼矿 陕西省华县 大型 0.099 已采
11 黄龙铺钼矿 陕西省洛南县 大型 0.083 未采
12 上房沟钼矿 河南省栾川县 大型 0.14 已采
13 雷门沟钼矿 河南省嵩县 大型 0.073 未采
14 石坪川钼矿25号脉 浙江省青田县 中型 0.19 已采
15 赤路钼矿 福建省福安县 中型 0.07 已采
16 翠宏山铁多金属矿 黑龙江省逊克县 中型 0.122 未采
17 多宝山铜钼矿 黑龙江省嫩江县 中型 0.016 未采
18 肖家营子钼矿 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 中型 0.225 已采
19 小寺沟铜钼矿 河北省平泉县 中型 0.086 已采
20 大湾锌钼矿 河北省涞源县 大型 0.117 未采
21 邢家山钼矿 山东省烟台市 大型 0.08 未采
22 三道庄钼矿 河南省栾川县 大型 0.115 已采
23 南泥湖钼矿 河南省栾川县 大型 0.076 未采
24 夜长坪钼矿 河南省卢氏县 大型 0.133 未采
25 下桐岭钨钼铋矿 江西省分宜县 中型 0.054 已采
26 德行铜厂矿 江西省德兴市 大型 0.011 已采
27 富家钨铜矿 江西省 大型 0.033 已采
28 宝山铅锌银矿 湖南省桂阳县 中型 0.146 已采
29 黄沙坪铅锌矿 湖南省桂阳县 中型 0.042 未采
30 柿竹园钨锡钼铋矿 湖南省郴县 中型 0.064 已采
31 大浒镍钼矿 湖南省慈利县 中型 0.595 未采
32 天门山矿区大坪 湖南省大庸县 中型 0.346 已采
33 玉龙铜钼矿 西藏自治区江达县 大型 0.028 未采
34 行洛坑钨钼矿 福建省清流县 中型 0.024 已采
35 马厂阱铜钼矿 云南省祥云县 中型 0.08 未采
36 大宝山钼矿 广东省曲江区 中型 0.076 未采
37 白石嶂钼钨矿 广东省五华县 中型 0.116 停采
钼与钨一样是一种难熔稀有金属。自1778年瑞典科学家C.W.SCHEELE发现钼元素之后,经过十余年努力M.MOISSAN才用电炉制得金属钼,使人类次得到这种具有许多优良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的金属。钼的熔点为2620℃,由于原子间结合力强,所以在常温和高温下强度都很高。它的膨胀系数小,导电率大,导热性能好。在常温下不与盐酸、氢氟酸及碱溶液反应,仅溶于硝酸、王水或浓硫酸之中,对大多数液态金属、非金属熔渣和熔融玻璃亦相当稳定。因此,钼及其合金在冶金、农业、电气、化工、和宇航等重要部门有着广泛的应用和良好的前景,成为国民经济中一种重要的原料和不可替代的战略物质。钼在地球上的蕴藏量较少,其含量仅占地壳重量的0.001%,钼矿总储量约为1500万吨,主要分布在美国、中国、智利、俄罗斯、加拿大等国。我国已探明的钼金属储量为172万吨,基础储量为343万吨,仅次于美国而居世界第二位。钼矿集中分布在陕西、河南、吉林和辽宁等四省。世界上金属储量在50万吨以上的特大型钼矿共有六个,我国的河南栾川、吉林大黑山和陕西金堆城三大钼矿榜上有名。的钼资源,为我国发展钼的冶炼和加工,大力推广钼的应用,提供了为有利的条件和坚实的基础。近年来,我国钼的开采、冶炼和加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据资料介绍,2001年我国实际生产钼精矿72000吨,氧化钼33000吨,钼铁7600吨,各类钼酸铵9500吨,钼条1183吨,钼板坯1200吨,钼板材150吨,钼圆片40余吨,钼顶头及其他异型制品约50吨,电光源行业及机械加工钼丝31.5亿米,还有润滑剂、催化剂、颜料等化工产品数百吨。不仅如此,我国在世界钼市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据海关统计,2001年我国出口钼矿焙砂、钼酸盐、钼铁及其他钼制品70274吨之多,创汇达2.62亿美元。钼的消费形式以工业三氧化钼为主,约占70%,钼铁约占20%,金属钼和钼化学制品各占5%。其应用领域和分配比例大概如下:钢铁冶炼消费约占80%(其中合金钢约为43%,不锈钢约为23%,工具钢和高速钢约8%,铸铁和轧辊约为6%),化工产品约占10%,金属钼制品消费约占6%,高温高强度合金和合金约占3%,其他钼制品约为1%。由上可见钢铁工业的发展对钼的消费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钼在高科技和其他领域的应用将会不断地扩大和发展。
钢铁工业:根据世界各国钼消费统计,钼在钢铁工业中的应用仍然占据着主要的位置。钼作为钢的合金化元素,可以提高钢的强度,是高温强度和韧性;提高钢在酸碱溶液和液态金属中的抗蚀性;提高钢的耐磨性和改善淬透性、焊接性和耐热性。钼是一种良好的形成碳化物的元素,在炼钢的过程中不氧化,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他合金元素共同使用。钢的耗钼量在有规律地增长,每吨钢的钼消耗量已达到0.201公斤的水平。
钼与铬、镍、锰和硅等可制造不同类型的不锈钢、工具钢、高速钢和合金钢等。所制成的不锈钢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可用于石油开采的耐腐蚀钢管,一种加钼约6%的不锈钢还可取代钛用于海水淡化装置、
远洋船舶、海上石油及天然气开采管道。这类不锈钢还可以用于汽车外壳、污水处理设备等。含钼工具钢的效率是钨工具的两倍,性能优良,成本低廉且重量较轻。钼系列高速钢具有碳化物不均匀性、耐磨、韧性好、高温塑性强等优点,适用于制造成型刀具。含钼合金钢可用于制造机床结构部件,工业车辆和推土设备。在轧制状态下有微细珠光体组织的含钼合金钢,是铁轨和桥梁建设中的重要钢材。
钼作为铁的合金添加剂,有助于形成珠光体的基体,能改善铸铁的强度和韧性,提高大型铸件组织的均匀性,还可以提高热处理铸件的可淬性。含钼灰口铸铁具有很好的耐磨性,可作重型车辆的闸轮和刹车片等。
农用肥料:钼是植物体内的“微量元素”之一,约占植物干物量的0.5ppm左右,是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近年来国内外广泛地采用钼酸铵作为微量元素肥料,能显著地提高豆类植物、牧草及其他作物的质量和产量。这主要是钼能促进根瘤菌和其他固氮生物对空气中氮的固定,并将氮元素进一步转化成植物所需的蛋白质。钼也能促进植物对磷的吸收和在植物体内发挥其作用。钼还能加快植物体内醣类的形成与转化,提高植物叶绿素的含量与稳定性,提高维生素丙的含量。不仅如此,钼还能提高植物的抗旱抗寒能力以及抗病性。
施用钼肥的特点是用量少,收效大,成本低,是提高农业收成是使大豆丰收的一项重要措施。钼在农业上的广泛应用,也为我国钼生产工厂的废水、废渣及低品位矿的综合利用,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电子电气钼有良好的导电和高温性能,是与玻璃的热膨胀系数其相近,广泛地用于制造灯泡中螺旋灯丝的芯线、引出线、挂钩、支架、边杆及其他部件,在电子管中做栅和阳支撑材料。在超大型集成电路中钼用作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栅,把集成电路安装在钼上可以消除“双金属效应”。超薄型无缝钼管(约15μm)可用作高清晰度电视机显象管的阳支架,这种电视机的图象扫描线达1125条,比一般的电视机提高2倍。钼圆片还可作功率晶体管隔热屏和硅整流器的基板和散热片。
在现代电子工业中除使用纯钼外,Mo-Re合金可作电子管和特种灯泡的结构材料,Mo-50Re和TZM合金还可作高功率微波管和毫米波管中的热离子阴结构元件,其工作温度可达到1200℃,电流密度可达10安培/厘米2。作为引出线的的纯钼丝再结晶温度低,在高温下易出现脆化,影响使用寿命,近年来,有人研制出添加Si、k和C等元素,以提高再结晶温度,生产出“高温钼丝”。采取在氧化钼生产过程中添加稀土元素钇、铈、镧等,更能有效地提高再结晶温度,克服材料高温脆化问题。含0.1-0.3%锆、0.1%钪的钼丝,在1200℃氮化处理,使钪弥散到整个合金中去,这种钼丝在20℃时抗拉强度可达到1400百万帕斯卡。
模具工业的迅速发展,使电火花加工技术得到普遍的应用,钼丝是理想的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用电丝,可切割各种钢材和硬质合金,加工形状其复杂的零件,其放电加工稳定,能有效地提高模具的精度。以上是钼丝两种为广泛的用途,灯泡制造业的发展和模具制造业的崛起突飞猛进。据中国照明协会统计,2001年全国生产钼丝达到31.5亿米,实际产量估计达到40亿米,消耗将近800吨钼条,其数量十分可观。其中线切割用钼丝产量超过20亿米,占钼丝总量的一半以上,其市场发展前景十分令人乐观。
钨-铜假合金广泛应用电火花切削工具电,然而近年来研究以钼取代钨作电,结果表明,钨基和钼基电随铜(≤50%重量)的含量而变的耐蚀性是不一样的。在加热脉冲和机械负荷脉冲存在时,这种耐腐蚀性主要取决于脆裂过程,钼的延-脆性转变温度较钨低,所以脆性小,耐蚀性能较强。钼-铜、钼-银假合金具有耐烧蚀性和良好的导电性,可以作为空气开关、高压开关和接触器的触点。钼-铜复合薄膜在连续的铜机体上夹带大量的离散钼粒子,显微组织均匀,有良好的穿厚导热性和导电性,可作金属芯子应用于多层电路板中。
近,还研制出可变的三氧化钼,这种材料在强光照射下会改变颜,且可轻易还原,可用于电子计算机光存储元件及多次使用的复印材料。
汽车喷涂:钼的熔点高达2620℃,且有良好的高温性能和耐腐蚀性能,钼与钢铁结合力强,因而是汽车部件生产中主要的热喷涂材料。汽车部件一般采用钼丝高速火焰喷涂,喷枪的气体混合喷射装置产生高温燃气燃烧,设计的燃烧室和气体喷射混合室,使钼丝在熔化前,以高的速度喷涂在工件的表面上,喷射钼的致密度可达99%以上,结合强度接近10公斤/mm2。这一工艺过程能有效地改善受磨面的耐磨性,也提供了一个可以浸渍润滑油的多孔表面。它广泛地应用于汽车工业以提高活塞环、同步环、拨叉和其他受磨部件的性能,也用于修复磨损的曲轴、轧辊、轴杆和其他机械部件。据资料介绍喷涂钼丝欧洲市场年销售量可达1000吨,美国每年消耗量也达600吨左右,日本每年也消耗钼丝30-40吨,我国喷涂钼丝市场容量尚小于每年30吨。但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齿轮和其它部件的热喷涂将有较大发展,喷涂钼丝的销售量将大幅度增长。
高温元件:钼的纯度高、耐高温、蒸汽压低等特性,使之常常被用来制造高温炉的发热体和结构材料。在钨钼及硬质合金生产过程中,大都采用钼丝加热的方式制作还原炉和烧结炉,部份铁制品连续烧结还采用钼杆加热排作发热体,钼杆加热排以钼钩悬挂于炉子的两侧。这类炉子一般为还原性气氛或非氧化性气氛,在氢气和分解氨中钼丝可使用至接近熔点,氮气中可使用至2000℃。高于1700℃使用时,可采用再结晶温度更高、强度的TZM合金或钼镧合金作发热体。钼在熔化的石英中有很好的抗烧蚀性能,在玻璃工业中用作通电熔融电,每生产一吨玻璃钼电仅损失7.8克,使用寿命可长达一年多。除作电外,钼还用作玻璃熔化高温结构材料,如导槽、管子、坩埚、流口以及稀土冶炼的搅拌棒。以钼代铂在玻璃纤维拉丝炉上使用效果良好,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新近研制出的核燃料烧结炉采用钼网加热,用ф0.8mm钼丝编织成三相网状加热器,工作温度可达1800-2000℃。除此之外,钼及其合金还可以作热等静压的炉架、隔热屏、烧结和蒸涂的料舟、SmCo磁体及二氧化铀烧结的垫板,热电偶及其保护套管等。
膳食中的钼很易被吸收。但硫酸根(SO42-)因可与钼形成硫酸钼(molybdenum sulfate)而影响钼的吸收。同时硫酸根还可抑制肾小管对钼的重吸收,使其从肾脏排泄增加。因此体内含硫氨基酸的增加可促进尿中钼的排泄。钼除主要从尿中排泄外,尚可有小部分随胆汁排出。
钼缺乏主要见于遗传性钼代谢缺陷,尚有报道全肠道外营养时发生钼不足者。钼不足可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甚至死亡,尿中尿酸、黄嘌呤、次黄嘌呤排泄增加。
过量的钼对人体生命健康危害大。它能够使体内能量代谢过程出现障碍,心肌缺氧而灶性坏死,易发肾结石和尿道结石,增大缺铁性贫血患病几率,引发龋齿。
人和动物机体对钼均有较强的内稳定机制,经口摄入钼化物不易引起中毒。据报告,生活在亚美尼亚地区的居民每日钼摄入量高达10~15mg;当地痛风病发病率高,被认为与此有关。钼冶炼厂的工人也可因吸入含钼粉尘而摄入过多的钼。据调查,这些工人的血清钼水平、黄嘌呤氧化酶活性、血及尿中的尿酸水平均显著高于一般人群。
钼在地壳中的平均丰度为1.3ppm,多存在于辉钼矿、钼铅矿、水钼铁矿中。矿物燃料中也含钼。天然水体中钼浓度很低,海水中钼的平均浓度为14微克/升。钼在大气中主要以钼酸盐和氧化钼状态存在,浓度很低,钼化物通常低于1微克/米。
环境中的钼有两个来源:
①风化作用使钼从岩石中释放出来。估计每年有1000吨进入水体和土壤,并在环境中迁移。钼分布的不均匀性,造成某些地区缺钼而出现“水土病”;又造成某些地区含钼偏高而出现“痛风病”(如亚美尼亚)。
②人类活动中愈来愈广泛地应用钼以及燃烧含钼矿物燃料(如煤),因而加大了钼在环境中的循环量。全世界钼产量每年为10万吨,燃烧排入环境的钼每年为800吨。人类活动加入的循环量超过天然循环量。用钼多的是冶金、电子、导弹和航天、原子能、化学等工业以及农业。对钼污染的研究还很不够。
钼在环境中的迁移同环境中的氧化和还原条件、酸碱度以及其他介质的影响有关。水和土壤的氧化性愈高,碱性愈大,钼愈易形成MoO离子;植物能吸收这种状态的钼。环境的酸性增大或还原性增高,钼易转变成复合离子,形成MoO;这种状态的钼易被粘土和土壤胶体及腐植酸固定而失去活性,不能为植物吸收。在海洋中,深海的还原环境使钼被有机物质吸附后包裹于含锰的胶体中,形成结核沉于海底,脱离生物圈的循环。
钼对温血动物和鱼类的影响较小。高含量钼对植物有不良影响,试验表明:钼浓度为0.5~100毫克/升时会对亚麻生长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10~20毫克/升时对大豆生长有危害;25~35毫克/升时对棉花生长有轻度危害;40毫克/升时对糖用甜菜生长有危害。水体中钼浓度达到5毫克/升时,水体的生物自净作用会受到抑制;10毫克/升时,这种作用受到更大抑制,水有强烈涩味;100毫克/升时,水体微生物生长减慢,水有苦味。中国规定地面水中钼高容许浓度为0.5毫克/升,车间空气中可溶性钼高容许浓度为4毫克/立方米;,不溶性钼为6毫克/立方米。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对眼睛、皮肤有刺激作用。部分接触者出现尘肺病变,有自觉呼吸困难、全身疲倦、头晕、胸痛、咳嗽等。
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LD50:6.1mg/kg(大鼠经口)
危险特性:其粉体遇高热、明火能燃烧甚至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燃烧(分解)产物:氧化钼。
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便携式比计(水质)
实验室监测方法
硫氰酸盐比法
火焰原子吸收法
原子吸收法
环境标准
中国(TJ36-79):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高容许浓度4mg/m3(可溶性化合物),6mg/m3(不溶性化合物)
中国(GB/T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mg/L)Ⅰ类0.001;Ⅱ类0.01;Ⅲ类0.1;Ⅳ类0.5;Ⅴ类>0.5
中国:饮用水源水中有害物质的高容许浓度0.07mg/L
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1、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小心扫起,避免扬尘,运至废物处理场所。用水刷洗泄漏污染区,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2、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作业工人佩戴防毒口罩。必要时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3、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拉开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食入:误服者饮适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法:干粉。
钼主要用于钢铁工业,其中的大部分是以工业氧化钼压块后直接用于炼钢或铸铁,少部分熔炼成钼铁后再用于炼钢。低合金钢中的钼含量不大于1%,但这方面的消费却占钼总消费量的50%左右。不锈钢中加入钼,能改善钢的耐腐蚀性。在铸铁中加入钼,能提高铁的强度和耐磨性能。含钼18%的镍基超合金具有熔点高、密度低和热胀系数小等特性,用于制造航空和航天的各种耐高温部件。金属钼在电子管、晶体管和整流器等电子器件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氧化钼和钼酸盐是化学和石油工业中的优良催化剂。二硫化钼是一种重要的润滑剂,用于航天和机械工业部门。除此之外,二硫化钼因其的抗硫性质,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催化一氧化碳加氢制取醇类物质,是很有前景的C1化学催化剂。钼是植物所的微量元素之一,在农业上用作微量元素化肥。
钼在电子行业有可能取代石墨烯。
美国加州纳米技术研究院(简称CNSI)成功使用MoS2(辉钼,二硫化钼)制造出了辉钼基柔性微处理芯片,这个MoS2为基础的微芯片只有同等硅基芯片的20%大小,功耗低,辉钼制成的晶体管在待机情况下的功耗为硅晶体管的十万分之一,而且比同等尺寸的石墨烯电路更加廉价。而大的变化是其电路有很强的柔性,薄,可以附着在人体皮肤。
2011年瑞士联邦理工学院洛桑分校(EPFL)科学家制造出个辉钼矿微晶片(上面有更小且更的电晶体)。辉钼是未来取代硅基芯片竞争者。领导研究的安德拉斯·基什教授表示,辉钼是良好的下一代半导体材料,在制造超小型晶体管、发光二管和太阳能电池方面具有很广阔的前景。
同硅和石墨烯相比,辉钼的优势之一是体积更小,辉钼单分子层是二维的,而硅是一种三维材料。在一张0.65纳米厚的辉钼薄膜上,电子运动和在两纳米厚的硅薄膜上一样容易,辉钼矿是可以被加工到只有3个原子厚的!
辉钼所具有的机械特性也使得它受到关注,有可能成为一种用于弹性电子装置(例如弹性薄层晶片)中的材料。可以用在制造可卷曲的电脑或是能够贴在皮肤上的装置。甚至可以植入人体。
英国《自然·纳米技术》杂志就指出:单层的辉钼材料显示出良好的半导体特性,有些性能超过广泛使用的硅和研究热门石墨烯,可望成为下一代半导体材料。
纯钼丝用于高温电炉和电火花加工还有线切割加工;钼片用来制造无线电器材和X射线器材;钼耐高温烧蚀,主要用于火炮内膛、火箭喷口、电灯泡钨丝支架的制造。合金钢中加钼可以提高弹性限、抗腐蚀性能以及保持永久磁性等,钼是植物生长和发育中所需七种微量营养元素中的一种,没有它,植物就无法生存。动物和鱼类与植物一样,同样需要钼。
钼在其它合金领域及化工领域的应用也不断扩大。例如,二硫化钼润滑剂广泛用于各类机械的润滑,钼金属逐步应用于核电、新能源等领域。由于钼的重要性,各国政府视其为战略性金属,钼在二十世纪初被大量应用于制造装备,现代高、精、尖装备对材料的要求更高,如钼和钨、铬、钒的合金用于制造军舰、火箭、卫星的合金构件和零部件。
钼在薄膜太阳能及其他镀膜行业中,作为不同膜面的衬底也被广泛应用。
钼酸铵(Ammonium Molybdate)
作用与应用:钼为多种酶的组成部分,钼的缺乏会导致龋齿、肾结石、克山病、大骨节病、食道癌等疾病。主要用于长期依赖静脉高营养的患者。
钼在机体的主要功能是参与硫、铁、铜之间的相互反应。钼是黄嘌呤氧化酶、醛氧化酶和亚硫酸氧化酶发挥生物活力的因子,对机体氧化还原过程中的电子传递、嘌呤物质与含硫氨基酸的代谢具有一定的影响。在这三种酶中,钼以喋呤由来性辅助因子的形式存在。钼还能抑制小肠对铁、铜的吸收,其机制可能是钼可竞争性抑制小肠粘膜刷状缘上的受体,或形成不易被吸收的铜-钼复合物、硫-钼复合物或硫钼酸铜(Cu-MoS)并使之不能与血浆铜蓝蛋白等含铜蛋白结合。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需用量0.1~0.15mg。
儿童每日需用量0.03~0.1mg。
【副作用】:过量的钼可引起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每日摄取量超过0.54mg,钼可增加铜从尿中排出。超过10~15mg时,则可出现痛风综合症。
在奶牛饲料中的应用量:10mg/d
以钼为基体加入其他元素而构成的有合金。主要合金元素有钛、锆、铪、钨及稀土元素。钛、锆、铪元素不仅对钼合金起固溶强化作用,保持合金的低温塑性,而且还能形成稳定的、弥散分布的碳化物相,提高合金的强度和再结晶温度。钼合金有良好的导热、导电性和低的膨胀系数,在高温下(1100~1650℃)有高的强度,比钨容易加工。可用作电子管的栅和阳,电光源的支撑材料,以及用于制作压铸和挤压模具,航天器的零部件等。由于钼合金有低温脆性和焊接脆性,且高温易氧化,因此其发展受到限制。工业生产的钼合金有钼钛锆系、钼钨系和钼稀土系合金,应用较多的是类。钼合金的主要强化途径是固溶强化、沉淀强化和加工硬化。通过塑性加工可制得钼合金板材、带材、箔材、管材、棒材、线材和型材,还能提高其强度和改善低温塑性。
钼是钢与合金中的重要元素,常用的含钼炉料有金属钼、钼铁,有时还可以使用氧化钼精矿来直接还原冶炼含钼钢种。钼在地壳中的自然储量为1900万吨,可开采储量860万吨。
钼-99是钼的放射性同位素之一,在医院里用于制备锝-99。锝-99是一种放射性同位素,病人服用后可用于内脏器官造影。用于该种用途的钼-99通常用氧化铝粉吸收后存储在相对较小的容器中,当钼-99衰变时生成锝-99,在需要时可把锝-99从容器中取出发给病人。
废钼回收的经济效益与成本分析
废钼回收的盈利空间受国际钼价、回收成本和下游需求三重影响。当前钼价波动较大(约20-40美元/磅),回收企业需灵活调整采购策略。成本方面,物流、分选和化学试剂占总支出的60%以上,尤其是低品位废料的提纯成本较高。但相比原矿开采,废钼回收可节省50%以上的能源费用,长期看经济效益显著。部分企业通过规模化回收和工艺创新(如废催化剂协同处理)降低成本,利润率可达15%-25%。
化学元素解释:
钼(Molybdenum)是元素周期表第五周期WB族元素是一种化学元素,元素符号Mo,原子序数42,原子量95.94,是一种灰的过渡金属。金属呈银灰,为体心立方晶体结构,熔点2617℃,沸点4612℃,密度10.22g/cm3,电离能7.099电子伏特。钼和钨性质十分相似,具有高温强度好、硬度高、密度大、抗腐蚀能力强、热膨胀系数小、良好的导电和导热等特性。钼的纯金属是银白,坚硬。把少量钼加到钢之中,可使钢变硬。钼是对植物很重要的营养素,也在一些酶之中找得到。在常温下不受空气的侵蚀。跟盐酸或氢氟酸不起反应。化合价+2、+4和+6,稳定化合物为+6价。钼的高价氧化态化合物呈酸性,低价氧化态化合物呈碱性,+6价离子具有很强的形成配合物倾向。致密钼在常温空气中稳定,400℃轻度氧化,500℃迅速氧化。1000℃时铂能吸收大量氢形成固溶体。1500℃时钼和氮反应生成氮化钼,和碳作用生成Mo2C,和硫作用生成Mo乓,重要的钼化物有三氧化钼、仲钼酸按、铂酸钠、钼酸钙、钼酸钡、六氟化钼以及各种钼聚合物。主要矿物是辉钼矿(MoS2)。将辉钼矿煅烧成三氧化钼,再用氢或铝热法还原而制得。
钼的地壳丰度为1.1x10-4%。已发现钼矿约20种,具有工业价值的钼矿物主要为辉钼矿(Mo凡),其次为钨相钙矿、铁铂矿、彩钼铅矿、铂铜矿等,已探明世界钼储量2680万吨,美国储量居世界位,其次为中国和智利。中国钼矿主要分布在陕西、辽宁、河南等省。中国从1940年开始铂矿开采和选矿,20世纪50年代相继建成了钼冶炼和相铁生产厂,目前已形成从矿山开采、冶炼到加工较完整的钼工业生产体系,能生产国内所需的各种钼制品、钼合金和钼钢,生产规模达年产钼近1.5万吨水平,其中一半用于出口。
钼在钢铁中的用量占总消费量的80%以上。金属钼及合金用于制造电子管、晶体管等电子器件,钼合金用于航天航空等用的各种高温部件,石油化学工业中钼主要用作制造各种催化剂、有机合成、煤液化、阻燃剂、消烟剂等。钼酸按等为重要的农业微量元素肥料。
元素名称:钼
元素符号:Mo
元素英文名称:Molybdenum
元素类型:金属元素
原子体积:(立方厘米/摩尔) :9.4
元素在太阳中的含量:(ppm):0.009
元素在海水中的含量:(ppm):0.01
地壳中含量:(ppm):1.5
相对原子质量:95.94
原子序数:42
质子数:42
中子数:54
所属周期:5
所属族数:VIB
电子层排布:2-8-18-13-1
氧化态:Main Mo+6
Other Mo-2, Mo0, Mo+1, Mo+2, Mo+3, Mo+4, Mo+5
电离能 (kJ /mol)
M - M+ 685
M+ - M2+ 1558
M2+ - M3+ 2621
M3+ - M4+ 4480
M4+ - M5+ 5900
M5+ - M6+ 6560
M6+ - M7+ 12230
M7+ - M8+ 14800
M8+ - M9+ 16800
M9+ - M10+ 19700
晶体结构:晶胞为体心立方晶胞,每个晶胞含有2个金属原子。
晶胞参数:
a = 314.7 pm
b = 314.7 pm
c = 314.7 pm
α = 90°
β = 90°
γ = 90°
莫氏硬度:5.5
声音在其中的传播速率:(m/S):5400
1782年,瑞典的埃尔姆,用亚麻子油调过的木炭和钼酸混合物密闭灼烧,而得到钼。
1953年确知钼为人体及动植物的微量元素。
主要矿物是辉钼矿[2](MoS2)。
天然辉钼矿MoS是一种软的黑矿物,外型和石墨相似。18世纪末以前,欧洲市场上两者都以“molybdenite”名称出售。1779年,舍勒指出石墨与molybdenite(辉钼矿)是两种不同的物质。他发现硝酸对石墨没有影响,而与辉钼矿反应,获得一种白垩状的白粉末,将它与碱溶液共同煮沸,结晶析出一种盐。他认为这种白粉末是一种金属氧化物,用木炭混合后强热,没有获得金属,但与硫共热后却得到原来的辉钼矿。1782年,瑞典一家矿场主埃尔摩从辉钼矿中分离出金属,命名为molybdenum,元素符号定为Mo。我们译成钼。它得到贝齐里乌斯等人的承认。
钼-99是钼的放射性同位素之一,他在医院里用于制备锝-99。锝-99是一种放射性同位素,病人服用后可用于内脏器官造影。用于该种用途的钼-99通常用氧化铝粉吸收后存储在相对较小的容器中。当钼-99衰变时生成锝-99,在需要时可把锝-99从容器中取出发给病人。
纯钼丝用于高温电炉;钼片用来制造无线电器村和X射线器材;合金钢中加钼可以提高弹性限、抗腐蚀性能以及保持永久磁性等。钼是植物生长和发育中所需七种微量营养元素中的一种,没有它,植物就无法生存。动物和鱼类与植物一样,同样需要钼。
纯钼丝用于高温电炉和电火花加工还有线切割加工;钼片用来制造无线电器村和X射线器材;合金钢中加钼可以提高弹性限、抗腐蚀性能以及保持永久磁性等。钼是植物生长和发育中所需七种微量营养元素中的一种,没有它,植物就无法生存。动物和鱼类与植物一样,同样需要钼。
钼 - 元素辅助资料:
天然辉钼矿MoS是一种软的黑矿物,外型和石墨相似。18世纪末以前,欧洲市场上两者都以molybadenite名称出售。1779年,舍勒指出石墨与molybadenite是两种不同的物质。他发现硝酸对石墨没有影响,而与molybadenite反应,获得一种白垩状的白粉末,将它与碱溶液共同煮沸,结晶析出一种盐。他认为这种白粉末是一种金属氧化物,用木炭混合后强热,没有获得金属,但与硫共热后却得到原来的molybadenite。1782年,瑞典一家矿场主埃尔摩从molybadenite中分离出金属,命名为molybdenum,元素符号定为Mo。我们译成钼。它得到贝齐里乌斯等人的承认。
辉钼矿精矿是提取钼的主要原料。也有使用钼酸铅矿、钼中矿、钼细泥。钼提取冶金过程包括钼精矿分解、铝溶液净化、钼化合物制取、钼粉制取、钼精炼等步骤。主要冶金产品为钼酸按、钼酸钠、氧化钼、钼粉、钼条等。
钼精矿分解
铝矿有硫化矿和氧化矿两类,分解方法分火法和湿法两类,火法处理硫化矿,主要为辉钼精矿氧化焙烧。辉钼矿分解主要是将钼的硫化物转化成氧化物或粗钼酸盐溶液。钼精矿分解主要采用多膛炉氧化焙烧、流态化焙烧或氧压煮等方法。
钼溶液净化
钼精矿焙烧、浸出所得钼酸钠溶液或钼酸按溶液尚含有铜、镁、铁、镍、锌、钨、锑等金属杂质和硅、砷、磷、硫等非金属杂质,需要净化除去,方可用作制取纯钼化合的原料,工业上净化方法有传统化学净化法(硫化物沉淀法、按镁盐沉淀法、酸沉淀法等)、钼溶剂萃取法、离子交换法等。当前传统化学净化法有试剂耗量大等缺点,有被溶剂萃取和离子交换取代的趋势。此外,还研究开发了膜分离净化法,该法既能除去钼溶液中的杂质,又能提高钼浓度,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方法,由于钼和钨性质钼近,钼溶液净化中钨的去除( 1.9—2.1 ,说明有部分降解荧光光谱
链 cDNA 的合成:
以 RNA 为模板,反转录为 cDNA,由逆转录酶催化,该酶合成 DNA 时需要引
物引导,常用引物是 oligo dT、随机引物或基因特异引物(GSP)维生素 B2易溶于水而不溶于乙醚等有机溶剂,在中性或酸性溶液中稳定,光照易分解,
对热稳定。维生素 B2 溶液在 430~440 nm 蓝光的照射下,发出绿荧光,荧
光峰在 535 nm。维生素 B2 在 pH=6~7 的溶液中荧光强度大,在 pH=11 的碱
性溶液中荧光消失,所以可以用荧光光度法测维生素 B2 的含量。
三、试剂与仪器:
总 RNA 提取试剂盒(天根 RNAprep Pure Cell/Bacteriit);链 cDNA
合成试剂盒(Tara PrimeScript™ RT Master Mix);无菌,无RNA酶离心
管无菌,无 RNA 酶枪头低温离心机等
四、实验操作:
1.提取总 RNA
1) 裂解细胞:确定细胞数量,吸除细胞培养基上清,加入 PBS 后吸除,加入
600ul 裂解液 RL(胍盐/ß-巯基乙醇)5min。
2) 将溶液转移至过滤柱 CS 上(过滤柱 CS 放在收集管中),12,000 rpm 离
心 2 min,收集滤液。
3) 向滤液中加入 1 倍体积 70%乙醇,混匀,得到的溶液和沉淀一起转入吸附柱
CR3 中, 12,000 rpm 离心 60 sec,倒掉收集管中的废液。
4) 向吸附柱 CR3 中加入 350
μ
l 去蛋白液 RW1,12,000 rpm 离心 60 sec,倒掉
收集管中的废液,将吸附柱 CR3 放回收集管中。
5) 向吸附柱 CR3 加入 80
μ
l 的 DNase I 工作液(10
μ
l DNase I 储存液
+70
μ
l RDD 溶液),室温放置 15 min。
6)向吸附柱 CR3 中加入 350
μ
l 去蛋白液 RW1,12,000 rpm 离心 60 sec,倒掉
收集管中的废液,将吸附柱 CR3 放回收集管中。
7)向吸附柱 CR3 中加入 500
μ
l 漂洗液 RW ,室温静置 2 min,12,000 rpm 离心
60 sec,倒掉收集管中的废液,将吸附柱 CR3 放回收集管中。再重复一次。
8)12,000 rpm 离心 2 min,倒掉废液。将吸附柱 CR3 置于室温放置 10 分钟,以
彻底晾干吸附材料中残余的漂洗液。
9)将吸附柱 CR3 转入一个新的 RNase-Free 离心管中,加入 30-100
μ
l
RNase-Free ddH2O 室温放置 2 min,12,000 rpm 离心 2 min,得到 RNA 溶液。
10)RNA 鉴定分析(浓度,纯度)。2. 采用 TaRa PrimeScript RT Master Mix 进行 cDNA 链合成:
1)按下列组分配制 RT 反应液
5X PrimeScrip Mix 2
μ
l
Total RNA (50
μ
M) -- ul
RNase free H2O up to 10
μ
l
2)反转录反应条件如下
37℃ 15min (反转录反应)
85℃ 5sec (反转录酶失活反应)
五、实验注意事项
1. 严格控制外源性 RNA 酶的污染:外源性的 RNA 酶存在于操作人员的手汗、唾
液等,也可存在于灰尘中,造成器械、玻璃制品、塑料制品、电泳槽、研究人
员的手及各种试剂的污染。
2. 大限度地抑制内源性的 RNA 酶:而各种组织和细胞中则含有大量内源性的
RNA 酶。
3. 戴手套。因为皮肤经常带有细菌,可能导致 RNase 污染。
4. 使用无 RNase 的塑料制品和枪头避免交叉污染。
5. RNA 在裂解液 RL 中时不会被 RNase 降解。但提取后继续处理过程中应使用不
含 RNase 的塑料和玻璃器皿。
6. 配制溶液应使用无 RNase 的水。
实验三 real-time PCR 测端粒酶 mRNA 表达
一、实验目的
1.掌握 RT-PCR 基因扩增的原理和过程
2.了解端粒酶的结构与功能
二、实验原理:
1. 实时定量 PCR 技术:
利用荧光信号的变化实时检测 PCR 扩增反应中每一个循环扩增产物量的变化,
通过 Ct 值和标准曲线的关系对起始模板进行定量分析。
Ct 值的定义:PCR 扩增过程中,扩增产物的荧光信号达到设定的阈值时所经过的扩增循环次数。
Xn = X0 × (
1+En)Ct
lg Xt =lg X0 + Ct lg(
1+En)
Ct = -k lg X0 + b
X0 :起始模板数量
En:扩增效率
Xt:荧光扩增信号达到阈值时扩增产物的量,在阈值设定以后,它是一个常数
Log 模板起始浓度与 Ct 值呈线性关系。
模板 DNA 量越多,荧光达到阈值的循环数越少,即 Ct 值越小。
2.常用荧光标记方法:
特异性荧光标记 TaqMan Probe
非特异性荧光标记 SYBR Green I:是一种结合于 dsDNA 双螺旋小沟区域
的具有绿激发波长的染料。
问题点:
SYBR Green I 与双链 DNA 进行结合后散发荧光,因此如果反应体系
中有非特异性扩增或引物二聚体的产生,也将同时被检测,从而可能导致检测
结果不准确。
关键点:
设计合适引物,非特异性扩增!
端粒酶:通过识别并结合富含胞嘧啶 C 的端粒末端,以自身 RNA 为模板, TER
催化,合成端粒的 DNA 重复序列,从而阻止随着 DNA 复制和细胞分裂所
造成的端粒的不断缩短, 进而稳定染体的长度,避免细胞因端粒丢失
所导致的凋亡。因此,端粒酶在细胞永生化和肿瘤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对定量分析——2 -
∆ ∆
Ct 法
三、试剂与仪器:
1. LightCycler 480 SYBR Green I Master
2. LightCycler 8-Tube Strips (white)
3. 无菌,无RNA酶离心管
4. 无菌,无RNA酶枪头
四、实验操作:
1. 加样:试剂 体积
模板(稀释 5 倍) 2µl
Master mix,2×conc. 10µl
正向引物 1µl
反向引物 1µl
水,PCR 级别 6µl
总体积 20µl
2.PCR 程序设定:SYBR Green I 选择“SYBR Green I /HRM Dye”,反应总体积
20 ul。
3.设定每个程序中对应步骤的①温度(Target)、②信号获取模式(Acquisition
Mode)及 ③时间(Hold)。
4.设定完成后,放入样板,窗口右下方的“Start Run” 按钮将由灰变为蓝,
此时即可点击之,开始运行实验。
5.运行完毕后,点击界面左侧“Sample Editor”,对样本详细信息进行编辑。
6.点击界面左边的“Analysis”,进入分析界面,进行 Tm 分析 (Tm Calling) 分
析和相对定量 (Relative Quantification) 分析
五、结果分析
2 - △△Ct 法:假设目的基因和参照基因扩增效率都接近 100%
△Ct(第 n 组)=16-17=-1 △Ct(组)=18-17.4=0.6
△△Ct=△Ct(第 n 组)-△Ct(组)=-1-0.6=-1.6
比率(癌细胞组/正常细胞组)=2-△△Ct=2-(-1.6) = 3
所以 TERT 基因在癌细胞的表达水平是正常细胞的 3 倍。
要求实验报告分析出自己组对比组的结果
六、实验注意事项
1、能标准的使用微量移液器,使重复样本得到相同的结果。2、学会分析溶解曲线,得到循环 CT 值后学会如何分析结果。
实验四 蛋白分子量测定——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一、实验目的
1.
学
SDS-PAGE
测定蛋白质分子量的基本原理
2.
掌握
SDS-PAGE
垂直板电泳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
聚丙烯酰胺凝胶(
PAGE
)是由丙烯酰胺(
Acr
)和交联试剂
N,N
’
-
甲叉双丙
烯酰胺
(Bis)
在有引发剂(如过硫酸铵)和增速剂(如
N,N,N
’
,N
’
-
四甲基乙二胺,
TEMED
)的情况下聚合而成的。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改变聚合体系中
Acr
和
Bis
的比例,可得到不同网眼大小的凝胶,由于凝胶的三维网状结构,对在凝胶中泳
动的不同分子量的质点有着选择和阻碍,因此具有分子筛效应,决定着聚丙烯酰
胺凝胶的有效分离笵围。
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系统中引进了十二烷基硫酸
钠(
sodium dodecyl sulfate
,简称
SDS
),
SDS
是一种阴离子去污剂,它能破坏
蛋白质分子之间以及与其他物质分子之间的非共价键,使蛋白质变性而改变原有
的空间构象。是在强还原剂,如巯基乙醇存在下,由于蛋白质分子内的二硫
键被还原剂打开,不易再氧化,这就了蛋白质分子与
SDS
充分结合,形成
带负电荷的
SDS-
蛋白质复合物。
带负电荷的蛋白质
-SDS
复合物由于结合了大量的
SDS
,使蛋白质丧失了原有的电荷状态,形成了仅保持原有分子大小为特征的负离子团块,从而降低或消除
了各种蛋白质分子之间天然的电荷差异。
蛋白质
-SDS
复合物在水溶液中的形状,近似于雪茄烟形的长椭圆棒。不同蛋
白质的
SDS
复合物的短轴长度都一样,约为
1.8nm
,而长轴则随蛋白质的分子
量成正比变化。这样的蛋白质
-SDS
复合物在凝胶中的迁移率,受蛋白质原
有电荷和形状的影响,而只是椭圆棒的长度,也就是蛋白质分子量的函数。
lgMw = -bRm + K
Mw
:蛋白质的分子量;
Rm
:相对迁移率
b
: 斜率
;
K
:截距
当条件一定时,
b
,
K
均为常数,即此时
lgMw
与
Rm
的关系为线性关系,
如以
lgMw
对
mR
作图,应得到一条直线,如上图。
若将已知分子量的标准蛋白质的迁移率对分子量的对数作图,可获得一条标
准曲线。未知蛋白质的相同条件下进行电泳,根据它的电泳迁移率即可在标准曲
线上求得分子量。
三、实验试剂及仪器
1.
实验试剂
(
1
)
30%
丙烯酰胺(
Acr
):
Acr/
甲叉双丙烯酰胺
(Bis)=29:1
(
2
)
10%SDS
(十二烷基磺酸钠)
(
3
)
10%
过硫酸铵
(AP)
(
4
)
TEMED
(四甲基乙二胺)
(
5
)
2
×上样缓冲液:
10%SDS
(
4ml
)
+
巯基乙醇(
1ml
)
+0.2%
溴酚蓝(
2ml +
甘油
2ml +1M pH6.8Tris-HCl
(
1ml
)
(
6
) 浓缩胶缓冲液(
1M Tris-Cl
缓冲液
pH6.8
)
(
7
) 分离胶缓冲液(
1.5M Tris-Cl
缓冲液
pH8.8
)
(
8
) 电泳缓冲液
: (SDS 20g
,
Tris 60g,
甘氨酸
282.2g, pH8.3
)加蒸馏水使其溶
解后定容至
2L
。
(
9
) 固定液:乙醇
500ml
,冰乙酸
100ml
混匀,
(
10
) 染液:考马斯亮蓝
R250 1.25g
,甲醇
225ml
,冰乙酸
50ml
,蒸馏水定
溶至
1L
。
(
11
) 脱液:冰乙酸
80ml
,乙醇
250ml
,加蒸馏水定容至
1L
。
2.
实验仪器
(
1
)垂直板电泳装置、电泳仪、制胶架
(
2
)移液枪、移液管
(
3
) 烧杯、培养皿
(
4
) 离心机
四、实验步骤
1.
装板
将垂直板型电泳装置内的板状凝胶模子取出,将玻璃片洗净、凉干、嵌入
凹槽中,形成一个“夹心”凝胶腔,
把装好的凝胶腔置于仰放的电上槽。将电泳槽、凝胶模子串成一体的垂
直板型电泳装置,垂直放置在水平台面上,灌注胶液。
2.
分离胶的配制(
12%
)
试剂
体积
H2O
3.35
(
ml
)
凝胶贮备液
2.5
(
ml
)
分离胶缓冲液
(pH8.8)
2.5
(
ml
)
10% SDS
0.1
(
ml
)
TEMED
5
(
ul
)
10%
过硫酸铵
50
(
ul
)
总体积
10
(
ml
)
3.
分离胶的灌注和聚合
用移液管将所配制的分离胶缓冲液沿着凝胶腔的长玻璃板的内面缓缓注
入,留出梳齿的齿高加
1cm
的空间以便灌注浓缩胶,然后加满蒸馏水。待分离胶凝固后,倒出蒸馏水,用滤纸吸干。
4.
浓缩胶的配制(
5%
)
试剂
体积
H2O
2.92
(
ml
)
凝胶贮备液
0.8
(
ml
)
分离胶缓冲液
(pH6.8)
1.25
(
ml
)
10% SDS
0.05
(
ml
)
TEMED
5
(
ul
)
10%
过硫酸铵
25
(
ul
)
总体积
5.05
(
ml
)
5.
浓缩胶的灌注和聚合
用移液管将所配制的浓缩胶缓冲液沿着凝胶腔的长玻璃板的内面缓缓
加入,将梳子插入胶液顶部,放置室温下待其聚合。
6.
样品的准备
在低分子量标准蛋白质和待测样品中分别加入适量还原缓冲液,放入沸水
中加热
3-5min
,取出冷至室温。
7.
加样
加入电缓冲液,小心拔出梳齿,用微量注射器向凝胶梳孔内加样。同时加
入
Marker
。
8.
电泳
上槽接负,下槽接正,打开直流电源,刚开始时,电压控制在不高于
100V
,
电流恒定在
10mA
;样品进入分离胶后,电压控制在不高于
140V
,电流恒定在
20mA
。待指示剂染料(溴酚蓝)迁移至凝胶下沿
1.0cm
处停止电泳。
9.
染和脱
电泳结束后,撬开玻璃板, 小心将胶取出,放入一大培养皿中。
染:加入染液,置于摇床上染
2h
。
脱:染完毕,倒出染液,加入脱液,置于摇床上脱,数小时更换
一次脱液,直至背景清晰,拍照。
10.
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量出分离胶顶端距溴酚蓝间的距离
(cm)
以及各蛋白质样品区带中心与分离
胶顶端的距离
(cm)
,按下式计算相对迁移率
:
蛋白质样品距分离胶顶端迁移距离
(cm)
Rm =
溴酚蓝区带中心距分离胶顶端距离
(cm)
以标准蛋白质分子量的对数对相对迁移率作图,得到标准曲线,根据待测样
品相对迁移率,从标准曲线上计算出其分子量。
五
、
实验结果与分析
1.
根据凝胶结果,依据标准蛋白条带,判断各个蛋白质样品区带大概分子量。
2.
测量样品中各种蛋白质分子的相对迁移率
Rm
值,然后根据标准曲线计算
出各自分子量
3.
对实验操作及结果中不足之处进行分析。
六、实验注意事项
1
.丙烯酰胺和双丙烯酰胺具有很强的神经毒性并容易吸附于皮肤,操作时应免
避沾在脸、手等皮肤上。好戴一次性塑料手套操作。
2
.
10%
过硫酸铵现用现配,
4
℃冰箱贮存不超过
48
小时。
3
.灌制凝胶时,应避免产生汽泡,因为汽泡会影响电泳分离效果。
4.
蛋白加样量要合适。加样量太少,条带不清晰
;
加样量太多则泳道超载,条带
过宽而重叠,甚至覆盖至相邻泳道。
5
.刚灌注分离胶混合溶液后,应在分离胶液面上加
1-2cm
高的水层,以阻隔空
气。胶液面上加水层时要小心,缓缓叠加,以免冲坏凝胶的胶面。
七、思考题
1.
在不连续体系
SDS-PAGE
中,当分离胶加完后,需在其上加一层水,为什么
?
2.
电缓冲液中甘氨酸的作用
?
3.
在不连续体系
SDS-PAGE
中,分离胶与浓缩胶中均含有
TEMED
和
AP
,试述
其作用
?
4.
样品液为何在加样前需在沸水中加热几分钟
?
实验五 糖酵解中间产物的鉴定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糖酵解中间产物的鉴定方法和原理。
2
.熟悉通过酶的抑制作用调节代谢途径。
3
.了解使中间产物堆积的方法在研究中间代谢中的意义。
二、 实验原理
在细胞质中,一分子葡萄糖通过一系列反应转化为两分子丙酮酸,并伴随着
ATP
生成的一系列反应是有机体获得化学能的原始的途径,也是原核生物和真
核生物糖类物质分解代谢的共同途径。利用碘乙酸对糖酵解过程中的
3-
磷酸甘油
醛脱氢酶特异地且不可逆地抑制作用,使
3-
磷酸甘油醛向前变化而积累。硫
酸肼作为稳定剂,用来保护
3-
磷酸苷油醛使其不自发分解。然后用
2,4-
二硝基苯
肼与
3-
磷酸甘油醛在碱性条件下形成
2,4-
二硝基苯肼
-
丙糖的棕复合物,其棕
程度与
3-
磷酸甘油醛含量成正比。从而明糖的分解代谢过程中,含有
3-
磷
酸甘油醛的中间产物。
三、实验试剂及器材
1.实验材料
新鲜酵母
2. 仪器:
离心管、移液枪;恒温水浴;离心机
3.试剂:
1
)
2,4-
二硝基苯肼
: 0.1 g 2,4-
二硝基苯肼溶于水
100 ml 2 mol/L
盐酸溶液中,储
于棕瓶中备用。
2
)
0.56 mol/L
硫酸肼溶液
:
称取
7.28 g
硫酸肼溶于
50 ml
水中,这时不会溶
解,当加入
NaOH
使
pH
值达
7.4
时则溶解。
3
)
5%
葡萄糖溶液。
4
)
10%
三氯乙酸溶液。
5
)
75 mol/L NaOH
溶液。
6
)
0.002 mol/L
碘乙酸溶液。
四、实验步骤
1.取小烧杯 3 支,编号,分别加入新鲜酵母 0.3 g,并按表 1 分别加入各试剂,
混匀。
2.将各杯混合物分别放入 37℃水浴中保温 1.0 小时,观察发酵管产生气泡的量
有何不同。
3.在 2 号和 3 号杯中按表 2 补加各试剂,摇匀后放 5-10 分钟
4. 将三支离心管中的上清液分别进行离心或者过滤,3000rpm, 3min。
5.取 3 支试管,分别加入上述滤液 0.5 ml,并按表 3 加入试剂和处理。
(取上清液 0.5 ml,加入 0.75 mol/L NaOH 0.5 ml,混匀后在 37℃水浴保温
10 分钟,然后分别向上述试管中加入 0.5 ml 2,4-二硝基苯肼,混匀后在 37℃
水浴保温 10 分钟,然后加入 0.75 mol/L NaOH 3.5 ml,观察实验结果。)
表 1 糖酵解中间产物的鉴定——发酵产生气泡观察
编号
5%
葡萄糖溶
液 (
ml
)
10%
三氯乙
酸(
ml
)
碘乙酸
(
ml
)
硫酸肼
(
ml
)
发泡量
1
10
(
ml
)
2
1
1
2
10
(
ml
)
0
1
1
3
10
(
ml
)
0
0
0
表 2
补加试剂
编号
10%
三氯乙酸
(
ml
)
碘乙酸
(
ml
)
硫酸肼
(
ml
)
发泡量
2
2
0
0
3
2
1
1
表 3 糖酵解中间产物的鉴定——二硝基苯肼反应
五、结果与分析
实验中哪一发酵管生成的气泡多?哪一管生成的颜深? 为什么?
描述观察到得实验现象并对实验结果加以分析。包括保温后的气泡量及的
显效果。
六、注意事项
1. 本实验虽为定性鉴定,但量取体积等人要求相对准确 ;
2. 注意试剂的添加顺序,编号不要弄混 ;
3. 每步反应前注意要充分混匀 。
七、思考与讨论
1. 实验鉴定的是哪种中间产物?
2. 实验中三氯乙酸、碘乙酸、硫酸肼三种试剂分别起什么作用?
3. 实验中的气泡是什么气体? 如何产生的?
编号
滤液
(ml)
0.75 mol/L
NaOH(ml)
摇
匀
,
室
温
放
置
5
分
钟
2,4-二硝基
苯肼 (ml)
摇
匀
,
室
温
放
置
5
分
钟
0.75 mol/L
NaOH(ml)
1
0.5
0.5
0.5
3.5
2
0.5
0.5
0.5
3.5
3
0.5
0.5
0.5
3.5
实验六 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 B2 的含量
一、实验目的
1.学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多维葡萄糖粉中维生素 B2 的分析原理;
2.掌握荧光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3.了解分子荧光产生的机理.
二、 实验原理
维生素 B2 易溶于水而不溶于乙醚等有机溶剂,在中性或酸性溶液中稳定,光
照易分解,对热稳定。 维生素 B2 在碱性溶液中经光线照射会发生分解而转化为
光黄素,光黄素的荧光比核黄素的荧光强的多,故测 VB2 的荧光时溶液要控制在
酸性范围内,且在避光条件下进行。
核黄素
(V
B2
)
光黄素
多维葡萄糖中含有维生素 B1、B2、C、D2 及葡萄糖,其中维生素 C 和葡萄糖
在水溶液中不发荧光,维生素 B1 本身无荧光,在碱性溶液中用铁氰化钾氧化后
才产生荧光,维生素 D2 用二氯乙酸处理后才有荧光,他们都不干扰维生素 B2
的测定。
维生素 B2 溶液在 430~440 nm 蓝光的照射下,发出绿荧光,其峰值波长为
545 nm。VB2 的荧光在 pH=6~7 时强,在 pH=11 时消失。
三、实验试剂及器材
1. 试剂:
100
μ
g/mlVB2 标准溶液(4%冰醋酸配制,置阴暗处保存);冰乙酸;
多维葡萄糖粉试样
2. 器材:
岛津 RF5301PC 荧光分光光度计 ;微量移液器 ;容量瓶;石英比皿
四、实验步骤
1、打开氙灯,再打开主机,然后打开计算机启动工作站并初始化仪器。
2、仪器初始化完毕后,在工作界面上选择测量项目
设置适当的仪器参数:激发波长 Ex= 435 nm,发射波长 Em=545nm。
3、标准曲线测定,样品测定。
4、制作标准曲线,由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维生素 B2 的含量。
5、 退出主程序,关闭计算机,先关主机,关氙灯。
五、结果与分析
1、 原始数据:标准曲线以及样本的荧光值。
测量 1-6 号标准曲线荧光值:VB2 的含量:0.0ug/ml、0.1ug/ml、0.2ug/ml、
0.3ug/ml、0.4ug/ml、0.5ug/ml。
测量 7 号样品荧光值
2、绘制出标准曲线:要求规范作图
铅笔作图;
横、纵坐标名称及单位;
日期、作者 、曲线名称;
曲线上体现出待测样品的荧光值及浓度值。
3、计算:样品中维生素 B2 的量。
要求: 写出公式、代入数据、写出结果。
实验八 pH 值和温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不同
pH
和温度对淀粉水解和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2
.学会测定酶适
pH
和温度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酶都是蛋白质,它的活性受环境 pH 的影响为显著。通常各种酶只有在一
定的 pH 范围内才表现它的活性,一种酶表现其高活性时 pH 的值,称为该酶的适 pH。本实验以唾液淀粉酶在不同的温度和 pH 下对淀粉的作用为例观察温度
和 pH 对酶活性的影响,淀粉的水解程度用其与碘液的呈反应加以区别。
三、实验试剂及器材
1. 试剂:
淀粉;碘;碘化钾;磷酸氢二钠;柠檬酸
2. 器材:
试管 吸量管 试管架 吸耳球
四、实验步骤
1. 溶液配制:
0.5%淀粉溶液(含 0.3%氯化钠)(新鲜配置),碘-碘化钾溶液(4 g 碘及碘化
钾 6 g 溶于 100 ml 蒸馏水中,于棕瓶中保存),0.2 mol/L 磷酸氢二钠溶液,
0.1 mol/L 柠檬酸溶液。
2. 样品收集
每人取一个干净的小烧杯,先用自来水漱口,将口腔内的食物残渣清除干净,
然后去蒸馏水约 20ml 含入口中,做咀嚼动作 3-4min,以分泌较多的唾液。将
口腔中的蒸馏水吐入干净的小烧杯中,此即为稀释的唾液淀粉酶液。
3. pH 对酶活性的影响
(
1)缓冲液的配制
编号
0.2mol/L
磷酸氢二纳(
ml
)
0.1mol/L
柠檬酸(
ml
)
缓冲液(
ml
)
1
5.15
4.85
5.0
2
6.16
3.39
6.2
3
7.72
2.28
6.8
4
9.08
0.92
7.4
5
9.72
0.28
8.0
(
2)底物的准备
6 支干燥的试管编号,依次加入不同 pH 的缓冲液各 3 ml,第 6 号试管与第
3 号相同。再向每个试管中添加 0.5%淀粉溶液 2 ml,摇匀。
(
3)酶促反应时间测定
向第 6 号试管加入稀释 100 倍的唾液 2 ml,摇匀后放入 37 ℃恒温水浴中保
温。每分钟取 1 滴混合液于离心管中或反应板上,加 1 滴碘化钾-碘溶液,呈橙
黄时取出试管,记录时间。
(
4)适 pH 测定
以 1 min 的间隔,依次向 1~5 号试管中加入稀释 200 倍的唾液 2 ml,摇匀,
同样以 1 min 间隔,将 5 只试管放入 37 ℃恒温水浴中保温,反应至所需时间。
依次取出,立即加入碘化钾-碘液 2 滴,充分摇匀。观察颜,可看出不同 pH
值时淀粉被水解的程度,不同 pH 值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并确定其适 pH。
4.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1)取三支试管按下表操作:
试剂
管号
1
2
3
1%
淀粉溶液(
ml
)
1
1
1
放置条件
沸水浴
37
℃
冰浴
稀释唾液(滴)
4
4
4
分别按上述条件继续放置 10 min。
(2) 从三支试管中取出溶液 1 滴于离心管中或反应板上,加上 1 滴碘液,观察呈
现象,记录结果并解释其原因。
五、注意事项
1. 各管反应及操作应在同一水平;
2. 每管间隔相同的时间加样和终止反应以各管反应时间相同。
附件:生化实验.pdf
金属钼是一种化学元素,化学符号为Mo,原子序数为42,原子量为95.94. 它是一种具有银白,有光泽的金属原子,是一种铁质的过渡金属。钼具有很高的熔点和沸点,而且在常温下是固体。金属钼在自然界中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常常与硫和其他元素结合形成矿石。钼在很多工业和科学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金属钼是一种重要的工业材料,在制造钢铁合金和不锈钢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钼铁合金可以提高钢的硬度和强度,同时也提高了钢的耐腐蚀性能。此外,金属钼还被用于生产高温合金和耐磨材料,因为它具有很高的熔点和很好的耐磨性能。
金属钼还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由于钼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热传导性,所以它常被用于半导体器件、真空管和电子管的制造。另外,在光电子学领域,钼还被用于生产光电池、光电探测器和光阱。
此外,金属钼还被用于制造化工催化剂。由于其在高温和高压下依然能保持稳定性,所以钼常被用于石油加工、化工过程和催化剂的制造。
除此之外,金属钼也具有一些医学应用价值。它被用于制造人造关节和义齿,因为钼合金具有较高的生物相容性,不易被人体组织所排斥。
总的来说,金属钼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和科学材料,在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钼的应用领域还将不断扩大,成为更广泛的工业和科学领域的重要材料。
钼主要用于钢铁工业,其中的大部分是以工业氧化钼压块后直接用于炼钢或铸铁,少部分熔炼成钼铁钼箔片后再用于炼钢。低合金钢中的钼含量不大于1%,但这方面的消费却占钼总消费量的50%左右。不锈钢中加入钼,能改善钢的耐腐蚀性。在铸铁中加入钼,能提高铁的强度和耐磨性能。含钼18%的镍基超合金具有熔点高、密度低和热胀系数小等特性,用于制造航空和航天的各种高温部件。金属钼在电子管、晶体管和整流器等电子器件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氧化钼和钼酸盐是化学和石油工业中的优良催化剂。二硫化钼是一种重要的润滑剂,用于航天和机械工业部门。除此之外,二硫化钼因其的抗硫性质,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催化一氧化碳加氢制取醇类物质,是很有前景的C1化学催化剂。钼是植物所的微量元素之一,在农业上用作微量元素化肥。 纯钼丝用于高温电炉和电火花加工还有线切割加工;钼片用来制造无线电器材和X射线器材;钼耐高温钼坩埚烧蚀,主要用于火炮内膛、火箭喷口、电灯泡钨丝支架的制造。合金钢中加钼可以提高弹性限、抗腐蚀性能以及保持永久磁性等,钼是植物生长和发育中所需七种微量营养元素中的一种,没有它,植物就无法生存。动物和鱼类与植物一样,同样需要钼。 钼在其它合金领域及化工领域的应用也不断扩大。例如,二硫化钼润滑剂广泛用于各类机械的润滑,钼金属逐步应用于核电、新能源等领域。由于钼的重要性,各国政府视其为战略性金属,钼在二十世纪初被大量应用于制造装备,现代高、精、尖装备对材料的要求更高,如钼和钨、铬、钒的合金用于制造军舰、火箭、卫星的合金构件和零部件。 钼在薄膜太阳能及其他镀膜行业中,作为不同膜面的衬底也被广泛的应用。